党建集群:天长市 明光市 来安县 全椒县 定远县 凤阳县 琅琊区 南谯区 市直工委
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政策  > 详 情  

滁州市“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2-17  选择字号:      

滁组字[2007]30

关于印发《滁州市“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人事局,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

  《滁州市“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已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滁州市委组织部       滁州市人事局

2007年11月13日

滁州市“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根据《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安徽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本规划。

  2003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开辟了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下发了有关决定和实施意见。我市认真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着力提高人才素质,人才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67%。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8.5%,比2000年增长13.4个百分点;45岁以下的占70.7%,人才平均年龄较2000年初下降幅度较大;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比例达5%,较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二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人才队伍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坚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制度。推行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改革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组织形式,完善事业单位分配方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努力培育人才市场体系,人才流动环境逐步优化。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东向发展战略  加快奋力崛起的决定》,出台了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一系列人才工作配套政策,加大了人才开发投入力度。成立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和城镇化”三大战略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才队伍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发展同在。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人才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将更加频繁,人才资源竞争日益呈现出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相互交织的特点。这既有利于我市引进包括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又给我市人才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我市经济运行质量和人才发展环境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尚有一定差距,人才外流倾向仍然存在,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看,目前滁州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不但为各类人才发挥创新创业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难得的机遇,而且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求产生了强烈的拉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市还存在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结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人才市场化建设发展还较滞后,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总量偏少等问题,建设人才资源强市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紧紧围绕“实现全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管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着力构建人才市场、评价、服务三大体系,努力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四大机制,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建设,全面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为实现滁州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1、人才总量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6万人,年均增加各类人才约2万人,人才密度由“十五”末的367人/万人达到588人/万人以上,人才综合竞争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人才素质和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到2010年,全市党政人才稳定在1.3万人左右,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15%以上,熟悉经济、政务、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比例明显上升,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领导干部知识、年龄结构进一步改善,执政能力、行政能力明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7万人左右,熟悉国际贸易、资产管理与运营等知识,具有较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企业家群体、职业经理人队伍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比例明显提高,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达到1.5万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00名。高技能人才达到3万人,全市高级以上技能人才在技术技能岗位型从业人员中的比例由目前的2%提高到10%,努力为把滁州逐步建成面向长三角的“新兴加工制造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和旅游基地”四大产业基地和家电、机械(汽车)制造、纺织、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非金属矿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操作能手。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0万人,普遍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科技文化素质全面提升,拥有各类专业职业资格的农民技术人员比例上升到30%,增收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明显提高。

  3、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党管人才的组织体制基本完善,人才工作法规、制度体系基本配套,人才开发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的开放度、市场度、效用度大大提高。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开发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人才创业平台进一步拓宽,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全力建设“345”工程──构建“三大体系”,创新“四大机制”,建设“五支队伍”。

  (一)构建“三大体系”

  1、构建人才市场体系。实施全市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联网贯通,高水准建设覆盖城乡、服务各类人才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滁州大人才市场,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基本建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布局比较合理、功能较为完备的人才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人才通过市场自主择业、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选才的新机制,提高人才市场的运行质量。合理规划全市人才市场布局,大力发展专业性人才市场和县级人才市场。

  大力培育有形市场,联合其他省辖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积极组织大型人才集市。深化市、县(市、区)人才市场的纵向合作,逐步实现人才市场一体化,促进人才在全市范围合理流动和正当竞争。

  积极拓展网上人才市场,加强与国内知名人才网站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人才网站的合作,实现联网发展。发展猎头公司管理模式,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和档次。引入竞争机制,拓展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和领域。

  出台人才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实行管办分离,突出公益服务,规范人才市场建设。发展人才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市场协调和监管,依法规范人才中介管理,维护人才市场秩序,保护人才合法权益。

  2、构建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人才评价内容和方式,注重通过实践评价人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人才评价技术和人才评价手段,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和社会化。

  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要求,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构建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的党政人才评价机制。适应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需要,探索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经营管理业绩评价制度,构建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执业)资格制度,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