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集群:天长市 明光市 来安县 全椒县 定远县 凤阳县 琅琊区 南谯区 市直工委
学思践悟 > 探讨探索  > 详 情  

辩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7-09-14  选择字号: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既强调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辩证把握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而作出的科学结论,也是高瞻远瞩对未来的科学谋划。

  那么,当前,如何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新变化,如何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这就要求把握和运用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变”,是事物的确定性,“变”,是事物的发展特性,只有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才能认清社会主义初级新的阶段性特征。

  认清国情,科学判断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领导与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首要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深刻指出,认清“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正是由于科学分析了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实际国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成功创建了新中国,领导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大道。同样,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有一个如何认清国情、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问题。但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有着巨大的差别,对这样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有着特殊的复杂性。我们党曾经有过艰苦的探索,但由于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结果欲速则不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也都发生过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导致的失误和挫折。经过实践的磨砺,我们党深切认识到,“清醒地认识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极端重要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我们党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就告诉我们: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指明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即特指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表明我们党对国情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才能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才能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向前行。

  把握和运用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就要与时俱进,敏锐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是由我国落后的国情决定的特有历史阶段,在这个“不发达”向“发达”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中,必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主要体现为:阶段性变化和局部性变化。所谓阶段性变化,就是体现在时间坐标上的变化,表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若干个前后相继的阶段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算起,时间进程已经百年过半,这一时期,我们已经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基本小康问题,现在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即将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进程。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所谓局部性变化,体现的是量的积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局部质变。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表述为“五个是”,十五大发展为“九个是”。今天比照这些“是”,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脱贫成就巨大,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即,尤其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发生了重大进步,当代中国发展已跃上了新台阶,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这些新变化,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被历史所淘汰。

  正确认识今天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把握和运用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最关键的是要把变与不变有机统一起来,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在新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前进。一方面,要增强“不变”的战略定力,“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要有历史耐力、战略定力,坚持稳的前提和基础,不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更不放弃社会主义而另谋他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不能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坚持与时俱进,敏锐把握新阶段新形势,稳中求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积小胜为大胜,积量变为质变,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胜利。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