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真是太对了,你瞧这皇甫山,树、果子、杜仲的树皮、树叶,哪样不是钱,还有生态旅游,可受欢迎呢!山是万宝山,树是摇钱树! ”12月7日,在滁州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66岁的老植树工人高青旺指着眼前的青山绿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1957年至今,高青旺一家四代数十口人,坚守在大山里,矢志不渝播绿护林60载,他们挖的一锹锹土,栽的一棵棵苗,留下的一处处足迹,在望火楼上的一个个昼夜,为皇甫山美丽生态做出了贡献。
60年前,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6岁的高青旺和家族其他亲人一道,举家从肥东县迁入皇甫山。当时林场刚开始建设,需要植树工人,一家人就这样扛起锄头、拿起锹,在林场干了起来。 “当时皇甫山是一片荒山,只有山坳里有点树,冬天一失火就烧了个精光。 ”高青旺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他爷爷和父亲那两辈人特别能吃苦,经常天不亮就出去干活,天黑才回来。
在高青旺的感召下,一开始来皇甫山干活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许多人嫌种树太苦太累,就陆续离开了。高青旺的爷爷说:“力气是浮财,用完会再来;只有大病害死人,没有生活累死人。 ”在老人家的坚持和鼓励下,全家人选择了坚守山里植树造林。
1970年,19岁的高青旺成为当地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加入造林大军,在皇甫山林场扎下了根。 1985年的一天,高青旺和工人在山上间伐时,眼见一棵倒下的大树砸向另两名工人,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将两人推开,自己的双腿双脚被砸成残疾。后来,林场安排他从事护林及看望火楼的工作。
高青旺的儿子高峰受父亲影响,报考林校,毕业后也回到林场当采伐工,一干就是12年。 “现在干活轻松多了,刨树挖坑都是机械化。现在不再靠卖树发工资了,而以防护、保护为主,留住青山,造福后代。 ”高峰说。
如今,高青旺老两口、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在林场工作,再加上高青旺同胞兄弟、妹妹几家人,高家有24口人在林场干活。 “这五万多亩皇甫山,处处都留下了我们高家四代人的脚印! ”高青旺自豪地说,家就是山,山就是家,高家人见证了皇甫山从贫瘠到葱绿。如今,高青旺牵着孙辈在山林里漫步,看着满山如画的风景,心中感到无比幸福。
(来源:南谯区传媒中心 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