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公示2017年度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排名,我市综合得分排名全省第3位,较2016年上升1个位次,连续4年被省政府通报表扬。其中,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负责的“人才建设”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1位。去年以来,我市从外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8名,实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县域全覆盖;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12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40多名,为滁州创新发展、加速冲刺集聚了“第一资源”。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伸出政策“橄榄枝”
“欠发达地区难引才”“引才风险大、成效难显现”……一直以来,这些“老”“旧”观念成为引才误区。为更新人才观念,2017年初,市委外到苏浙沪、内到合芜蚌学习考察,随后召开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启动人才招引培育工程。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在招商引资、制造业发展等全市大会上强调部署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观念。
在政策上,我市加大扶持力度,坚持体制内与体制外并举、高精尖与全层次并重,先后推出了《滁州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暂行办法》《滁州市中介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引进人才奖励暂行办法》《滁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补贴暂行办法》等政策,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
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许从应博士为例,其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创新创业“双创人才”计划、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在全椒成立的全椒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02专项”课题2项和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但是公司在建设之初资金紧张,财政专门拨付奖励扶持资金100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高纯磷烷和高纯砷烷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一举占领全球70%的市场。
坚持创新方式方法,打好招引“组合拳”
2017年7月,我市组织开展了“知名高校博士滁州行”活动,邀请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24名在校和应届博士生来滁参加活动,最后有5名博士选择留滁工作。
我市不拘形式,不囿常规,市委主要领导身体力行,带头聚贤引才。除了举办“知名高校博士滁州行”活动,去年8月还开展了“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滁州行”系列活动,在此期间签署了《九滁合作框架协议》以及5个校地合作创新创业项目,20位专家到11户企业现场开展技术帮扶指导。此外,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也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1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洽谈对接,引进2名高层次人才、1个创新创业团队、3名高校教授和科研人才来滁挂职。
同时,积极打造承接平台引才。建设了4万平方米的市科创中心,入驻企业100多家,在高教科创城规划建设孵化中心18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2万平方米。江苏鸿典集团在滁创办的指南针科创园,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名、项目9个,引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硅谷光擎有限公司副总裁梅泽群,开发的白芯片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世界领先。
为确保集聚“高精尖缺”人才,我市还围绕全市6大支柱产业,分11个类别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发挥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户滁州,已引进入驻项目9个。立足轨道交通产业优势,引进王安斌团队建立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提升了滁州轨道装备制造在业界的影响力、竞争力,团队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
坚持营造良好环境,构筑生活“舒心地”
人才来了,如何留住他们?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表示,我们要打破常规、创新思路,不断厚植“近者悦、远者来”优质土壤,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滁州日报、电视台和滁州先锋手机报、先锋微信等媒体上开辟专栏,展示人才风采和人才工作成果。先后邀请43位高层次人才参加农歌会、春节团拜会,90多名高层次人才被推荐入党、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坚持党委联系专家制度,17位市领导联系35位专家。积极营造人才政策环境,给予特殊人才特殊支持,诺贝尔奖提名委员会委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张学记,在滁建立中都国际高等研究院,开展生物技术、药物与健康等领域研究,为支持项目落地见效,给予其1亿元资金支持,并为其成立专项服务团队。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整合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帮办服务体系,建立网络政务超市、帮办服务窗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市县分级成立46人“帮办组”,帮助23名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困难41个。全市共建成白领和蓝领公寓2000多套、人才公寓1500多套。市委组织部协调争取60套专用人才公寓,保证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分两批组织29名高层次人才赴海南和长白山开展休假联谊活动,不断增强各类人才在滁宜居乐业的归属感、幸福感。
(来源:滁州日报)